尋夢,可以很奢侈,尤其在香港這個大都市,追夢往往要付出很大的勇氣。早幾年便有位9A狀元放棄高薪厚職,追尋當巴士司機的夢想,成為香港一時佳話。有人夢想手執軚盤當巴士司機,也有人夢想手執泥耙,當位自給自足的農夫。
從小到大,崇尚自然的Kitty都希望可以有一間屋,屋旁有塊田,田上種著自己喜歡的蔬菜水果,自給自足。夢可以有很多種,但不是所有夢都需要付出很大的犠牲。雖然有屋有地是很多香港人的夢想,而且不易達成,但香港人總會找達成夢想的方法。不買屋不買地,Kitty也可以租一塊田,一嚐親手種植自己喜歡的蔬菜水果的滋味。
初嚐種植,Kitty貪心地一口氣種了很多瓜菜,然後發現,原來瓜菜都需要有生長空間,不能在狹少的空間內種植太多。星期一至五、甚至六每日都在那狹窄、充滿壓迫感的就辦公室內的都市人,其實跟植物一樣,也需要點點生活的空間。
每次抽空來到農莊,吸收陽光新鮮空氣,看見農作物的成長,當中那份快樂及滿足感,彷彿已經是一種治療,足以令Kitty忘卻耕種的辛酸,為她的生活帶來一場光合作用。
「收成其實只是次要,參與才是大過收成」。當Kitty把這話說出口時,她的願望其實已經悄悄的實現了。
忽然想起小時候讀到陶淵明的《歸園田居》,當年的同學就有幾位口裡嚷著要彷效陶先生將來不要打工,要自給自足。今天的他們,頂多是在的辦公桌上嘗試種種小辣椒作外賣飯盒的調味料,未算得上自給自足。話說回來,你又記得自己小時候想像過的夢嗎?
